返回

三国最强毒士,曹操求我别杀了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七十八章 问得越多,错得越多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整个曹府书房内,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戏志才一人身上。

    戏志才只是眼神微眯,郎朗开口。

    “诸公且细想,李司马从不妄言,既然他笃定四月大旱、六月飞蝗、七月绝收、八月得雨,那这种事我们只能宁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无。”

    “粮草问题既然会变得捉襟见肘,那对于濮阳,我们更应该趁灾情未进一步恶化之前急攻才是。”

    “两害相权取其轻!濮阳本是一个屯粮之地,吕布那边的粮食问题不会像我们这边这么严重,如果拖延下去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的弱点会被无限放大,万一吕布趁势席卷其他州郡,则兖州危矣。”

    戏志才提出了两个论点,一个是站在自身角度分析,一个是站在敌人角度分析。

    不过除这两点外,戏志才还有第三点。

    “志才,你是不是还想说李司马最近的筹粮之措?”

    荀彧敏锐地察觉到戏志才想要表达什么,当即反问。

    “正是,正是!”

    戏志才颔首,笑道:

    “李司马既然敢立军令状,说明他有把握筹集到攻下濮阳的粮草。”

    “既然军粮足备,即日攻濮阳,与来年复攻濮阳又有何区别?”

    “吕布本就是虎狼之徒,上次在陈留让他捡回了一条命,这次更应该早早剪除,免生祸患。”

    嗯……

    众人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都已经明白得七七八八了。

    总结下来就一个点。

    只要李翊说对了,那这场仗就必须打。

    如果李翊说错了,那这场也能打,因为他会筹备好军粮。

    在戏志才提出这个观点好,众人都没有提出质疑。

    因为万一真的被蒙对了,谁在这个时候出来质疑,谁最后就得背锅。

    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,精着呢。

    “公达,你怎么看?”

    曹操将目光看向荀攸,宛若老师上课点名一般。

    这个一贯不苟言笑的谋士,有着“百出”的奇谋。

    他的意见,也几乎是曹操必听的。

    只见荀攸眼眸转得飞快。

    “明公,上兵伐谋,其次伐交,其次伐兵,其下攻城。”

    “咱们进攻就是讲究一个出奇制胜,如何体现这个‘奇’字呢?”

    “那就是此时进攻,出其不意,攻其不备!”

    “吕布无谋,陈宫智迟。”

    “此时出击,绝对能够打濮阳一个措手不及。”

    荀攸选择了随大流,提出了主动进攻的意见。

    其实即便他心中想的是缓攻,也会提出急攻。

    因为曹营中已经有两个重臣提出急攻了,他作为人精,不可能此时出来唱反调。

    “哈哈哈哈……”

    曹操大笑着感慨道:

    “公等所见相同,甚合吾心意。”

    “既然大家都这么想了,那咱们索性一不做二不休,趁着击破徐州之后的余勇,一鼓作气发兵濮阳!”

    打仗最怕的就是意见不统一。

    这时候就需要一个雄主来拍案决定。

    袁绍这方面就比较倒霉,虽然麾下谋士如雨,但都在争权夺利。

    他自己又好谋无断,最后官渡被曹操打得大败。

    而曹操底下的谋士意见都很统一。

    曹操性格也果断,大家斗志都这么高昂了,他也不扫兴。

    果断下令,让那支出征完徐州的凯旋之师马上去收复濮阳。

    务必要将吕布这个反复无常的小人剿灭掉!

    “来人!”

    曹操疾呼一声。

    数名甲士应声而入。

    “传我军令,明日即开拔五万大军,出征濮阳。”

    “命夏侯渊为先锋,曹洪负责总督后军,中军我亲自率领。”

    “不收回濮阳,绝不罢兵!”

    还是一如既往地优先调用曹氏宗族将,非常曹操氏的用人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三军未动,粮草先行。

    大军要出征濮阳,这粮草乃是重中之重。

    因为今年灾情严重,不比以往,丝毫马虎不得。

    尚在范县购粮的程昱接到了一封熟悉的书信,急忙打开。

    果不其然,是李翊发来的。

    而内容也如程昱所想。

    大概就是讲曹操要发五万大军攻濮阳,你这边赶紧把囤积好的粮食拿出来,拉到前线去。

    “各部都已经准备好了吧?”

    程昱做事也雷厉风行,“马上将境内所有粮草押运好,送到濮阳前线,迟误者立斩!”

    吩咐完毕后,众苦力齐声喊喏。

    “程司马……”

    一名郎将阔步走来,忧心忡忡地对程昱说道:

    “咱们这段时间购置的粮食,只够一月之

第七十八章 问得越多,错得越多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